2011年3月23日早1点28分,泰勒死了。好莱坞最后一个标准范本,翻到了最后一页。艺术、美貌、金钱、爱情和注定要失败的婚姻这五元素,和伊丽莎白・泰勒的名字一起被写进好莱坞的历史。 这是个一生都不成功的女人,结了八次婚,可终其一生都茕茕孑立;演了55部电影,可人们第一时间想起来的还是她的蓝紫色眼睛;两年前,她拒绝参加好友迈克尔・杰克逊那场全球直播的悼念活动,因为不想把私人怀念变成一场秀。现在,关于她的悼念活动,被各种肤色的看客演变成一场更奢华的行为艺术。 泰勒从来就不是一个好演员,即便是让她获得奥斯卡的《青楼艳妓》中的格劳瑞亚和《灵欲春宵》中的玛撒,都是演员大于角色的范例。泰勒甚至是一个不会表演的演员,她最拿得出手的本领就是,敢于不掩饰自己的本能反应。她从不自卫,真实是其最可贵的品质,她不吝惜在《青楼艳妓》中撒泼打滚,也不怕在《埃及艳后》里拿腔作调,所以她最好的电影就是她这一生,爱情、励志、悬疑、惊悚……泰勒这个仿佛从古老传说那里得以幸存的素材,被非人为地摘抄与剪辑之后,成就了好莱坞古典主义最后的光芒。现在,这部79年片长的电影结束了。毫无疑问,这绝不是一部烂片。 其实早在泰勒去世之前,大家就已经学会了表演,舞台、红毯、街道、微博,在每一个可能的范围内,大伙保持一份心有灵犀的默契,努力做满15分钟的名人。这是一个仅容一个人侧身挤过的时代,在规定的这15分钟内。 泰勒最值得怀念的是她一生都没学会表演,亨利・米勒就说,“她想扭屁股,就扭屁股”。现在的演员则是早早就学会了表演,在需要扭屁股的时候扭屁股。泰勒所有的角色都是她自己,现在所有的角色都是表演者以为的、观众需要的那个自己。这是雕塑与蜡像的差别,也是过去与现在的弧度。 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,现在的正成为现在。泰勒去世的一周之后,2011年的暑期档开始了。这仍然是一个续集和漫画英雄横行的世界,这仍然是一个需要靠表演去完成利润分配的财务报表,泰勒们所建设和保卫的这个王国,正被她的“富二代”和“官二代”们折腾得神鬼丛生,烟雾弥漫。饱满多汁的电影正变得干瘪,为此,英雄们都打造了一副铠甲,创作者丧失了观察和体验的能力,只好努力把上一个故事说圆。这是一部和泰勒再没什么牵扯的电影,这是一个和生活本身没多大关系的暑期档。 表演开始了。 ―― 视觉的狂欢 对于身逢变革的电影来说,2011到底还是成了一个鼎镬之年。 这已经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秘密,早在半年前,就有人设想了这样的场面:越来越多的观众涌进电影院,越来越多的电影阻塞在院线排片表上,越来越多的影史纪录,被越来越快地打破。院线不得不越来越频繁地升级视听设备,以满足当代电影对视听近乎变态的要求……唯一的争论是,扛大旗者,是《变形金刚3》还是《哈利・波特与死亡圣器(下)》。